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明月映山岗

让我攀险峰,再与天比高!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行走在教育中的无间道  

2008-11-14 09:00:53|  分类: 我思故我在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提要:由于惯性失败,在弱势学校的语文教师往往会感叹“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”。笔者尝试结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,以非传统的形式去探索在弱势学校的语文教学之路。分别以“语”和“文”来突出语文的“人文性”和“工具性”,让学生能走出困境,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绿色的教学,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。

 

关键词:弱势学校  灰色地带  无间道  人文性   刺激引导   工具性  固本培元

 

随着对教育的“三个面向“的理解的不断加深,随着科教兴国的观念影响逐步扩大,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投入和关注也与日俱增,一大批学校在教学设施,教学环境等都得到很大的改善,市一级省一级的等级学校也不再屈指可数了。中国教育似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。然而,在繁荣的背后,却掩盖了部分学校,特别是一些弱势学校的挣扎。所谓的弱势学校,指的是在学校环境,教学质量不够理想的学校。在“教学质量”大旗的指挥下,这类学校要走出困境更加艰难:一方面由于软硬件的差距导致与优势学校的差距继续拉大,另一方面,是由于老师面对较多的中下层和问题学生,在难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的挫折下迷惘和失落。笔者对照自己所任教过的省一级学校和弱势学校,总结经验,试图在语文教学中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,帮助学生走出困境。下面谈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悟。

 

一、       弱势学校在教育中“灰色地带”的出现

弱势学校的“弱”首先表现在其“灰色地带”的形成和不断扩大。“灰色地带”指的是学习困难学生处在学与不学或放弃与不放弃的中间区域。这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、无学习兴趣,在学业上发展艰难,但他们却不愿放弃自己变成流失生。“灰色”介乎在“黑”与“白”之间,朝哪个发展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效果。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更是深受其害,这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拼音、字词尚不过关,要其阅读、作文简直难于登天,测验考试往往只能碰几道选择题,得分只是个位数。如何才能让他们走出“灰色”地带呢?笔者先就其成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.

1、 从传统语文教学的没落到语文教改的迷失

弱势学校在优质学位增加的假象面前愈加没落。优质学校通过推荐、择校选取了大部分优秀生源,而弱势学校则只能接纳大部分基础较差的生源。而由于小学升学是电脑派位,让小学的失学压力骤减,各小学的基础教育也越来越松。尤其是语文,学生连最基础的字、词、句子的基础都没有打好,到了初中便将其严重的影响凸现出来。笔者对所教班作了调查,初一的一个班44人,能完成400字左右的文章的只有17人,文章中错别字5个以下的有11人,完全没有错别字的只有1人,能恰当运用成语和修辞手法的3人。这些数据可能有其个别性,但传统语文教学走向没落却是不争的事实。

教改曾经让我们看到了一线生机,而很快,教改又成了为教师的花样服务的工具,所谓的公开课成就了老师却没有成就学生――-看似热闹的一节公开课完成后,学生依然没有多大收获,连字词还没认清的学生必须对老师口中的深奥的“意境”“情感”频频认同。而下节课,教师又得为另一种花样而花心思了。教改与功利性的挂钩更令弱势学校雪上加霜。在急功近利的“素质”教育中,弱势学校往往欲速而不达。不但耗尽全力也无法缩短与等级学校的距离,还会让老师、学生在一次次的落后分数排名中渐渐迷失和消沉。

2、 由“灰色”的学生到“灰色”的教师

弱势学校的老师不好当。长期生活在“灰色地带”的教师不得不兼职小学教师,让

学生回炉小学的知识,而长期下去,老师的水平也会不断下滑,心理负担加重,自信心受到打击。再加上经历多次的以分数排名的挫折后,在惯性的挫折后,教师不堪重负,通常会导致两种情况的出现:一是意志消沉,得过且过。二是寻求摆脱,跳出困境,到其他学校。这样,导致等级学校越来越强,弱势学校越来越弱。“灰色”的教师和“灰色”的学生互相影响,弱势学校要翻身是极困难的事。

那么,如何走出弱势呢?弱势学校就象一个重症病人,需要先调整好薄弱的底子,固本培原,抓好基础教育。而语文教学正是各学科的基础,语文教师要有勇气在语文教学中负起重任,带领学生走出“灰色地带”。

二、       让语文教学走出教育中的“无间道”

记得近年一套电影《无间道》影响很大。“无间”取自佛学偈语,在电影和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却是“难以区分的道路”或在“黑白”之间,这与教育中出现的“灰色地带”极为相似。语文教学如果得当,对在“无间道”的学生是极大的帮助。

对“语文”的定义,历来有许多争论,较为认可的则是“口头为语,书面为文”。面对想学但基础又差的“无间学生”,语文教学不妨从口头――“语”入手,以书面――“文”为本,由外而内,由浅入深。而同时将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“人文性”和 “工具性”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。

(一)“道”要有“导”―――在“语”上刺激引导,突出语文的“人文性”。

在语文教学中,语言的影响是最直接的,也是最有效的,尤其是天天跟学生打交道的语文教师,音容笑貌,举手投足,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,潜移默化,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。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 :“学语文就是学做人。伴随语言文字的训练,渗透着认知教育、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。” 这也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,也是笔者对“无间学生”语文教学的切入点。

(1)在嬉笑怒骂中刺激学生勇气

偏常生之所以“偏”,是因为其偏离了正常生的思维、态度、习惯,若按正统的教育方法,学生往往难以接受甚至会抗拒,而教师所作努力也是白费力。所以,首先可以通过语言的刺激,把学生“麻木”的神经挑动起来。

在一节语文课上,我发现该班学生由于基础差,部分学生已经采取放弃的态度,我生气地骂:“现在有部分学生不思进取,甚至自甘堕落,好像马××、张××……”,那几个点到名字的学生有若无其事的、有愤愤不平的,也有脸有愧色的,课堂气氛顿时紧张起来,“他们……就不会这样!”我语调一变,批评变成了表扬,有些同学笑了出来,而那几个“受之有愧”的学生都尴尬地笑了,这一“摔”一“捧”一下子把他们从以往的“麻木”中唤醒过来。

引起了他们的兴趣,还需要激发他们的勇气。“知耻近乎勇”,要他们“勇”,必须要

先置他们在“耻辱”之中。我在教《马说》一文时,调侃一个从不听课的学生:“你姓马,如果能把《马说》背出来就厉害了,不过凭你就似乎……”,他翻了翻课文,有点不太服气的说:“也不是很长啊。”“是不太长,但如果你能背下来,我抄十遍。”我的话激怒了他,他涨红脸说:“是不是我背下来你就真的抄?”“你有本事背了我就抄。”,我继续一脸的不屑。他眼中流露出从没有过的“战意”,这就是我所需要的。第二天,以前连古诗都从没背过的他居然在全班同学面前背出了《马说》全文,尽管有些字音还不太准确。

面对他挑衅的眼神,我把早以抄好的10篇《马说》递给他,说:“你赢得了自己得尊严,我为对你得轻视而道歉。”在同学们得掌声中他显得有点害羞,但在他眼中却恢复了自信。是的,他赢了,赢回了自己的信心和尊严。我也赢了,虽然付出了抄写10次文章的代价,但我赢得了一个学生以后学习的信心,赢得了全班学生为自己荣誉而战得勇气。

(2)似润物无声般激励学生信心

对学生的“导”不能单单体现在刺激上,要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,运用不同的语言因材施教,才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。对一些内向、自卑的后进生就应该以褒扬与鼓励为主。褒扬与激励指的是教师在言语中通过肯定、赞扬、鼓动等方式激发鼓励学生不断进取的特性。老师要善于了解和发现他们思想上的每一个进步,善于捕捉他们每一个创造的火花,每一次灵感的的闪现,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予以肯定和赞扬。如一位女同学,非常内向,上课不用心,成绩也不好,但她对写作很有兴趣,从来只交写作的作业。我把她的文章在堂上作为同学们学习的范文,并评价为“全级前十名以内的优秀作文”。虽然她仍然低着头,但我却能感觉到她的激动。在以后的学习中,她的语文成绩进步很快,真的达到了“全级前十名”的水平。可见,教师的褒扬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。

所以,对学生“导”的过程无论是刺激还是激励,无论是“以无厚入有间”还是“润物细无声”,我们都必须清楚知道,教书只是一种过程,育人才是目的。因为,在教育过程中,师生间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,同时还伴随着心灵的接触,情感的交流,对学生的引导,更多时候是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,教师只有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

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:“话语像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,永不熄灭,为人类指路。”

 (二)、“道”亦有“度”―――在“文”上固本培元,突出语文的“工具性”。

由于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、交流思想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、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,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重点还是要突出其工具性。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之后 ,还得在“文”上固本培元,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水平。

(1)   不同标准的衡量尺子

在教育过程中,必须把握好对学生要求的“度”。常言道“饱汉不知饿汉饥”,处在

不同水平层次的人要用同一进度去学习是相当困难的。我们一直都提倡“分层教学”,但

大多是短期和局部的。真正的“分层”不但要在教学过程实施,还应该在作业、测试、评价等过程中采取不同的衡量标准。如果只用一把衡量的尺子,放的过高,会让大部分基础较差的“灰色学生”在觉得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会选择放弃。而压得太低,又会让部分基础较好得学生受到压抑,浪费时间。所以,在教学过程中,教学要求也可以灵活变通,找准切入点,从有趣的再到有用的,从有意思的到有意义的,让不同得学生有共鸣,然后以不同的标准去要求他们。

笔者作过尝试,根据班里学生的基础情况,把学生分为三个梯段。在课堂要求和作业上都分别提出不同要求,对第一梯段的学生按正常的教学目标要求;对基础差的学生,开始只要求其掌握基本课文内容和做一些机械性的抄写作业,也可以自愿选做其他梯段的思考性作业。这样,既让这部分学生掌握其力所能及的内容,看到成功的希望,小步前进,也让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有更多的提升空间。由于要求不一样,学生进步的幅度也不一样。例如学习《岳阳楼记》,第一梯段的学生必须要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、理会其思想光彩和文中虚实词的用法。而第三梯段的学生只要求其理解背诵课文,疏通生字词就可以了(这是一种保本的做法,因为就算有更高的要求,他们暂时也做不到)。尽管处理起来比较复杂,而且学生差距可能会不断拉大,但正如改革开发时“让部分人先富起来”的政策,让部分学生先优秀起来再带动其他人,总胜过大家都在“灰色地带”中挣扎。

(2)   尝试真正的合作探究

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,是新课标学习方式的重要理念。现在最为常见的合作学习方式大多是围绕一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,或者围绕某个作业项目进行“小群体共动”。但这种常规做法的一般结果是:整体素质较高、基础较好的小组或小群体效果颇佳,每个成员参与合作的兴趣较浓,精力较为专注投入;而整体素质较差、基础较薄弱或很差,很薄弱的,则表现出兴趣淡漠,神情散漫,态度不严肃等现象。如果教师在布置合作学习时,所设门槛过高(比如思想跨度过大),那么几乎全班同学都会产生畏难退缩的情绪。  

其实任何合作性活动,都必须顾及参与者的基本素质,不是什么事情只要合作就能解决的。基础不达标,合作学习必然低效甚至无效。在设置合作项目时,我从学生基础出发,较为准确地掂量他们的素质状态,把问题分解,按各人特点分别布置。因为一个小群体中,成员之间肯定会存在着智能基础的不平衡,存在着各有所长、各有所短的问题。比方说一个四人小组中:甲的基础较好,但发散思维不强,而乙可能比较粗心,但想象力丰富,丙比较内向,但很细心,丁则善于归纳。所以,我在布置合作探究问题时,让他们各自从自身长处出发,承担任务:甲给大家讲解需要注意的字词,乙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,丙提醒大家可能出现的问题,丁把自己归纳的主题提供参考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个人的优势,但又有充裕地时间去取长补短,体现出合力和效率。如果硬要他们“共同进退”“合作”地完成所有的环节,不但费时费力,收不到合作的效果,而且会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,把学生的个性、灵气都给打掉了。

另外,合作学习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必然不断出现一些非预测性“事件”,老师就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控,扶“弱”抑“强”,矫偏救弊。如果只管发动“群动”,而不管是不是盲动、乱动或消极地动,就不是真正的合作探究,就不能够收获合作学习的沉甸甸的果实。

语文教学在弱势学校中的“无间道”行走,是对学生的拯救,也是对语文老师的拯救,因为只有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绿色的教学,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学,学生才会脱离学校的“灰色”地带,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生;教师才能改变“灰色”的弱势学校,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。

埋怨环境不好,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,埋怨学生难教育,常常是我们方法少。人总要面对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环境,总要从改变自己做起,才能适应环境,进而使环境朝如人意的方向改变一丝一毫。希望在更多老师的努力下,“灰色的”弱势学校和“无间学生”会越来越少,直到消失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22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